一名43岁的橄榄球手,在花炮赛场“挂靴”

三亚11月30日电 题:一名43岁的橄榄球手,在花炮赛场“挂靴”  记者季嘉东、郭轶凡、夏天  持续了18年的伤痛又在左肩拉扯,但贺忠亮内心泛起的却是喜悦——29日,北京队获得了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炮项目一等奖。  贺忠亮说,这次他的开心程度不亚于在2013年全运会上夺得七人制橄榄球冠军的时候,也不亚于他25岁代表中国队获得2006年多哈亚运会季军的时候。  “甚至这场运动会的意义更重大,年轻时一起打橄榄球的兄弟们终于共同拥有了一个‘冠军’。”他说。  20多年运动生涯造就了贺忠亮对任何比赛全力负责的专业态度。29日,面对实力不相上下的广西队,43岁的贺忠亮忘记了年龄,频繁地冲向比他年轻许多的对手,扑搂、倒地,仿佛回到了25岁。  2006年,为备战多哈亚运会,中国男子七人制橄榄球队参加了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世界大学生橄榄球锦标赛。在对阵南非队的铜牌赛里,贺忠亮不幸受伤。“一个人扑向我的腿,一个人扑向上半身,我整个人像一棵葱被直直放倒,造成了左肩锁骨脱位。”  第二天,贺忠亮回国做手术,受伤部位被打上了两颗钢钉。一个月过后,贺忠亮虽然可以随队进行无对抗训练,但“螺丝帽有时都会从皮肤里戳出来”。贺忠亮至今左肩活动受限,而左肩正是他防守的武器。  在多哈亚运会上,那届中国队里的12名队员有9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贺忠亮和李阳、王重懿等农大校友一起摘得铜牌,这至今仍然是中国男子橄榄球的亚运会最好成绩。  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高校引入了英式橄榄球。贺忠亮在2000年作为橄榄球特招生进入中国农业大学。那时候学校没有像样的草地,跑道是用炉渣铺的,队员们每次训练都会变成泥人。“训练前我们先要捡石子儿、树枝,然后浇水,让地变得软和一些。”贺忠亮说,“要是赶上了下雨天和下雪天,就是我们练对抗的时候。”  2002年,贺忠亮参加了全国七人制冠军赛,打了第一场正式比赛。他随后进入了国家队,作为替补队员参加了2002年釜山亚运会。尽管队伍只取得第五名,但经历过大场面让贺忠亮的信心得到了提升。  2010年,中国队在广州亚运会男子橄榄球项目上获得第四名。带着遗憾,农大的队友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2013年,贺忠亮代表山东队在全运会上夺冠后结束了球员生涯。  时间如白驹过隙,本届运动会给了他们重聚的机会。北京花炮队以中国农业大学为基底搭建起队伍,队里有4个是贺忠亮过去的队友,他们很看重这届比赛。对于贺忠亮来说,这也是他最后的、冲击一个“冠军”的机会。他参加过五年前上一届运动会花炮项目的决赛,当时北京队在点炮环节输给了广西队。  北京队教练张炳刚说,对于这次的决赛,他们憋着一股劲。“前两届获得二等奖,我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我们提前了好几天来到三亚训练准备。”  决赛中,广西队率先得分。作为前两届赛事的一等奖得主,他们没有包袱,显得更加自如。北京队则处于防守状态,不敢放开手脚进攻。“上半场说实话太累了,因为前几场打得太顺了,广西队从各个方面都比之前的对手强。”贺忠亮说,“但是我不能休息,担心对队伍产生不好的影响,一直在咬牙坚持。”  中场休息时,贺忠亮坐在队伍前,情不自禁地喊:“这个胜利不是说出来的,是拼出来的!还有半场,大家拼一拼行不行!”  下半场开始后,随着广西队体力下降,北京队掌握了主动权,最终以7:3拿下胜利。  十年热血难凉。“从练橄榄球开始,也是一直不服输,一直想证明自己。我们打橄榄球那么多年,情谊都很深了,这次一起赢了挺感动的。”  在颁奖仪式结束后,贺忠亮走到花篮边,脱下球鞋,挂了上去。在退役十年后,他郑重地和赛场做了告别。